
2025年4月3日,重庆日报《红岩周刊》刊发专题报道《驱动国企改革攻坚 重庆有台红色引擎》,其中大篇幅报道重庆发展投资公司携子公司重庆发展置业管理有限公司坚持党建统领,妥善处置“百蔬汇”农贸市场历史遗留问题,在解决群众急难盼愁问题的同时,有效盘活国有资产。
报道具体内容为:
一个临时党支部
13名党员组成的临时党支部,“抽丝剥茧”解难题
“有了合法的铺面,就不用再东躲西藏摆游摊了!”3月19日,在南岸区长生桥镇江南水岸公租房商业街,一家江湖菜馆飘出阵阵麻辣鲜香,吸引食客前来消费。餐馆老板刘坤紧握重庆发展置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发置业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唐剑锋的双手,连声道谢。
▲重发置业等各方组成的临时党支部为商户解决困难后,商户为党支部送来锦旗。
“终于安定下来了。过去这几年真是一场煎熬。”刘坤是合川人,2018年他看中江南水岸公租房小区人气兴旺,决定来这里做生意。当时,江南水岸小区的门面铺位由一家名为百蔬汇的商业管理公司运营,“百蔬汇正在招商,说要打造农贸市场,承诺3个月开业。”刘坤爽快地交了2万元保证金和两年租金,又花了十余万元装修店面。
正当刘坤准备大干一场时,意外发生了。百蔬汇擅自改造商业铺面的内部结构想要提高租金收益,导致消防二次验收无法通过。这意味着,和刘坤一起入驻的90余家商户无法开业。“我家的积蓄都投入到店里了,老婆也辞职来店里干活,准备的食材也要过期了,开业却遥遥无期。”刘坤一家人急得觉都睡不着。
“没法在室内经营,有些老板就在路边经营,结果设备带不动,最后只得放弃。”刘坤回忆,当时大家找百蔬汇退租、讨回保证金,但该企业负责人却销声匿迹了。无奈之下,有的商户顶着消防安全隐患占铺经营,或将店面“转租”,刘坤则把自己装修的商铺当作库房和加工区,在商铺外摆摊卖起羊肉粉。“通道堆满杂物,私接乱搭水电,下水道、公厕污水横流……”他说,由于缺乏合同约束和统一管理,整个市场安全隐患突出,环境混乱不堪。
转机出现在重庆市属重点国企——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接手了该项目后。2024年春天,该公司一群工作人员进驻江南水岸公租房商业街,带队的正是唐剑锋等人。“这个老大难问题拖了多年,能不能解决哦。”商户们充满怀疑。很快,来自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这群人将一间空置的毛坯房改造成临时办公点。
唐剑锋等人分析后判断,问题症结在于房屋被私自改造,消防验收通不过。于是决定分三步走:由旗下的重发置业公司向各分租商户垫付已支付给百蔬汇的租金及保证金,再将建筑改造恢复,最后重新招租。
改造恢复内部结构需要先清退。刘坤等原来租赁的部分商户不愿放弃自己装修好的店面,工作无法推进。重发置业公司联合长生桥镇、乐陶社区、城投公司、项目物业等相关单位,由各方共13人组成临时党支部,吸纳50多名社区志愿者,再加上企业的“红岩先锋攻坚突击队”共同组成了6个工作小组。
唐剑锋介绍,每个小组由党员骨干带领,逐户上门做工作、精准摸底,绘制出一张包括21户占铺经营者、70户待退租者的“民情地图”,梳理出商铺位置、经营业态、是否分转租、家庭情况、主要诉求等20多项具体内容。
能否持续经营关系商户一家生计,成为最核心问题。党支部经过研究,决定由重发置业挑选该项目附近的其他待租商铺,供商户选择。刘坤在距离原铺不到20米的地方寻得一个合适门面,开起了江湖菜馆,从此告别了摆野摊。
“您有新消息。”去年5月28日,经营户王元未的手机响起,看着屏幕上5.9万元到账短信,他百感交集——过去5年维权求助无门,如今交了资料不到2天,钱就到账了。此刻,距临时党支部成立仅过去45天。去年6月18日,所有商户腾退工作全部完成。两天后,项目开始消除消防隐患的整改,8月底恢复完成。今年3月,通过重庆联交所集团公开招标,重庆一如既往商业管理公司与重发置业签约承租,将根据周边业态差异化打造特色美食街。
“这次资产盘活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唐剑锋说,通过公开招租直接盘活国有商业资产3150平方米,腾退安置分租商户还带动周边商业门面出租2200平方米,还确保了商户的生计。以上两项资产年均租金收入预计增加300余万元,盘活国有商业资产总价值超过5000万元。